老官地镇:党建赋能强融合,凝心聚力促发展
2024-12-27 17:14 来源:政报传媒在线
大字体
小字体
乡村兴则国家兴。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,老官地镇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对于乡村振兴的极端重要性。今年,在县委、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老官地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,紧盯县委“六个新突破”战略要求,坚持“稳中求进”工作总基调,聚焦抓发展、惠民生、守底线,干了一批打基础、补短板、利长远的工作,推动镇域经济稳步向前,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关键之年迈出了坚实步伐!
强基固本,筑牢战斗堡垒
基层党组织犹如乡村振兴的“主心骨”,唯有不断强化其组织力、凝聚力与战斗力,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。老官地镇党委政府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,夯实党建基础,筑牢战斗堡垒,引领党建水平不断提升。
政治建设全面加强。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,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,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。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时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。
法治建设纵深推进。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。6件人大代表提案全部按时办结,满意率均为100%。严格落实“三重一大”集体决策制度,深入推进“八五”普法,全镇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升。
作风建设走深走实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,驰而不息纠“四风”树新风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,常态化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4次,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,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,认真实施干部监督制度。
强村共富,激活发展动能
作为农业大镇,近年来,老官地镇坚持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、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,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经营,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新路径。
现代农业提质增效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在上地村、老官地村、小五家村发展千亩药材基地3处,蔬菜基地3处,在达拉甲村、马架子村、黄杖子村发展杂粮基地3处。全镇猪、牛、羊、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.87万头、0.1万头、4.48万只、5.9万只。全镇完成耕地轮作4000余亩、机械深松作业3000亩。发放耕地地力补贴308.1万元。发放玉米、大豆种植补贴591.8万元。计划在小五家村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现已完成招投标。

巩固拓展脱贫成果。落实落细“23551”防返贫监测帮扶模式,符合条件的脱贫户、监测对象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举措。投入帮扶资金773.85万元,实施帮扶项目14个。开发村级公益岗104名,道德奖励196名,占脱贫户总人数的38.3%。教育帮扶24人7.5万元。
延伸触角,强化治理能力
为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,助力安全生产,老官地镇网格员化身“安全员”,严格按照“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”的要求,扎实开展一系列安全排查整治工作,有效预防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。
安全生产保持稳定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深入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、燃气安全整治等行动,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0处,计划对900余户燃气用户实施“三件套”改造。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监管。扎实开展防汛抗旱、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工作,灾害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。
社会治理不断强化。扎实开展“访民情、解民忧”活动,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,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4件,调解处理44件,解决民意诉求50件,群众满意率达95%以上。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,全年命案零发生。
稳中求进,提升产业效能
为充分发挥自身禀赋的资源优势与企业辐射的带动优势,赋能乡村振兴,老官地镇主动作为、积极服务,通过“引进来,走出去”科技创新战略,共同推进企业发展、农民增收。
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。预计到12月末,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6.5亿元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亿元;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万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.8万元。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项目建设有力推进。坚持“走出去”“请进来”双向发力,全年签约、开工项目2个,引进省域外资金1130万元。总投资1.8亿元的华润风电项目顺利推进,在上地村、马架子村完成7台风机建设。
招商引资提质增量。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,其中投资600万元膨润土生产加工包装项目,实现当年引资、当年落地、当年投产。现有储备项目4个,分别是投资1300万元朝阳源泰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水稳料生产线项目、投资1500万元建平祥丰粮食有限公司4万吨平房仓建设项目、投资550万元蔬菜暖棚建设项目、投资1500万元肉牛养殖项目。
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坚持服务至上理念,营造尊商重商氛围,激发敢闯敢为活力。完成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,公开便民服务事项78项,新建便民服务站5个,全年接待群众1184人,办理各类事项532件。
科技创新赋能增效。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,实施“揭榜挂帅”项目1个、“带土移植”项目1个,新组建产学研联盟1个。完成大学进企业项目1个,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项,柔性引进人才20人。

民生优先,提高幸福指数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”。老官地镇注重民生发展,连接供给与需求,打通发展与民生,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,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,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数。
社会事业不断进步。开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专项审计和合同清查工作,发现“三资”管理问题42个、问题合同49份,全部整改完毕。协助发放征占地补偿款200余万元,代发占地补偿、青苗补偿58万余元,群众利益得到保障。教育事业不断提升,老官地镇中考升学率创近年新高。举办秧歌演出、文艺汇演、篮球赛、图片展等节庆文化活动4次。
民生保障不断完善。新农保参保人数5660人,新增就业1300余人。提升卫生院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,年接诊患者3000余人。医保缴费人数5580人,参保率达92%。审批农村低保户20户40人,新审批农村五保户4人,新审批低保边缘户5户9人,救助困难群众18户32人。共发放低保金、救助金、各类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金约190万元。完成六类重点人群(低保户、低保边缘户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、农村脱贫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)危房改造16户,其中C级7户、D级9户,共34万元。落实残疾人扶持项目15户,发放残疾辅助器具18套。
和谐共生,共建美好家园
老官地镇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坚持党建引领生态建设,走出了一条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。
乡村建设持续提升。投资36万元维修洪涝灾害水毁路段2950米。投资180万元修建太平庄组至老哈河产业路2.3公里,修建上地村北大沟道路0.6公里。投资70余万元修建上黄线便民桥1座。修缮老官地村四组排水沟50延长米。维修水源井110米,维修管路1900米,维修井房1座、工作井1个、更换水泵1台,供水工程进一步完善。积极向上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298.75万元,用于上地村基础设施建设,预计明年春季施工。
人居环境不断提升。创新推进“一组三员”工作模式,镇党委政府领导,村党组织主抓,以每个村民组为单位,组建由宣传引导员、巡查管理员、志愿保洁员组成的清运管护队伍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实现了基层治理与长效管理的有机融合。目前,全镇共有宣传引导员28人,巡查管理员28人,志愿保洁员55人。
今年,上地村五六组、老官地村杨营子试点组,得到了县委认可,并被辽宁省经济广播电视台、朝阳日报、燕都晨报作为典型进行宣传推广。
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严格落实“河长制”,以老哈河为重点,加大对河道的日常监管和巡查力度,严厉打击盗采河沙等违法行为。完成国土违法图斑整改11处,其中拆除违建3处。大力开展打击非法采矿专项行动,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。全面落实“林长制”,压实巡林护林责任,完成林业违法图斑整改31处。完成科尔沁造林5000余亩。签订防火公约5633人,重点人群签订责任状743份,发放防火告知书、宣传单等4860余份,悬挂宣传条幅68条、宣传旗200面,林缘地带清除杂草19250米,全年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。今年3月建平县防沙治沙暨干部共植“成才林”活动在我镇举行,多次迎接中央、省市县造林检查,得到上级部门高度认可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,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冲刺之年,更是老官地镇赶超跨越的重要之年,做好政府工作,意义重大、影响深远。下一步,老官地镇一定会坚定信心、真抓实干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出更大的担当和作为!
【编辑: 政报传媒在线】

三农新闻精选:
- 2024-05-165
- 2024-03-105
- 2024-01-225
- 2024-01-175
- 2024-01-225